为全面检验我校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推进应急救援体系和队伍建设,增强我校团员青年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减少和避免意外伤害事故,4月20日中午,校团委在一区D院足球场组织开展佳木斯大学学生应急救援演练活动。活动特邀附属第一医院急救科医生路洪楠为我校广大团员青年做示范讲解,校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24名成员以及来自19个学院的500余名青年志愿者参加活动。
路洪楠针对心肺复苏、海姆立克、外伤包扎三项急救科目在不同的场景下如何救助作了详细讲解,我校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成员配合医生上台演示操作。在心肺复苏环节中,路洪楠下达操作指令,服务队成员对“模拟人”实施心肺复苏抢救,为大家演示各项环节的操作要点,包括判断是否丧失意识、有无自主呼吸和脉搏、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清理口腔异物、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在演练海姆立克的环节中,为了让现场志愿者们更直观地了解面对突发紧急情况时,如何判断气道梗阻的表现,台上服务队成员进行细致演练,大家快速掌握了海姆立克急救法整个流程及操作要点;在外伤包扎科目演练中,服务队成员结合路洪楠的基本知识讲解,对伤口进行消毒,用纱布和敷料进行包扎处理,路洪楠也特别强调此项急救科目是应急措施,一旦伤情比较严重,做好外伤包扎后还要及时就医,才能得到专业的处理,避免伤口加重感染。
示范讲解结束后,来自19个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在台下四个不同区域,一同进行现场实操演练,路洪楠与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成员在台下全程指导并纠正错误操作,规范了每一个操作环节。志愿者们积极踊跃参加演练,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牢牢掌握了现场急救的基本技能。
演练结束后,主持人随机对现场演练的志愿者们进行了心得感受的采访。人文学院学生赵娜表示,感谢校团委能为全校广大青年志愿者提供此次应急实践演练的机会。通过此次演练,增强了对生命的敬畏感和主动施与援手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实现了在自护、急救方面理论实践水平的“双提升”。
校团委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持续深入开展不同类别的校园应急救援演练活动,使急救知识科普常态化,通过“理论+实操”的方式,不断提升我校团员青年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劳动教育意识的养成,营造出“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夯实校园安全基础,为更加深入推进和谐平安校园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团委供稿) (责任编辑 高佳)
上一条:我校2023年学生“安全卫生活动月”系列活动圆满结束 下一条:大调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开展2022年学生工作量化考核暨2023年学生工作调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