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 正文

三校手拉手 共促思政课

发布日期:2023-04-17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高校思政课堂工作走深走实,整体提升思政课建设水平。4月12日上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佳木斯职教集团思政部举行了“手拉手”共同协作推进会,共促思政课建设。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冬先主持。

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国松代表学院致辞。他希望三所高校加强在教学、科研等各方面的交流学习借鉴,共同促进思政课建设。徐冬先介绍我校省第二批重点马院建设的情况,表示将在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同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佳木斯职教集团思政部积极开展协作共建,加强校际马院、思政部合作,打造高校教学科研共同体,逐步提升双方建设水平。

三所院校分别交流了各自思政课建设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思路举措,并围绕思政课教学创新点、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改革、思政教师队伍建设、职称“三单”评审、校领导讲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校外引才、思政课一体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主任高鹏超表示,今后,将会进一步加强本高中一体化建设,邀请佳大马院学者作为客座教授,加强合作交流。佳木斯职教集团思政部主任闫新科也表示,思政课建设重在交流,希望可以借佳大优质资源,加大引进人才力度。

通过此次合作推进会,三所高校马院、思政部共同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强联系,做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成果共赏,促进各方面共同发展进步。

(又讯)为进一步树立科研强院的理念,营造浓厚科研氛围,助力社科基金项目申报,4月13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高德胜教授作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辅导讲座。

本次讲座在学校图书馆晨星讲坛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研究生、部分本科生100余人参加,佳木斯职教集团部分教师参与活动。讲座由副院长徐冬先主持。

讲座中,高德胜教授以“聚焦二十大报告中的新论断,做好国社科项目申报”为题,首先阐明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地位和重要性,积极动员我校教师参与到项目申报和研究中来,并结合自己多年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主持与评审经历,从申报项目的类别选择、如何选题、如何论证、如何提高申报成功率等方面介绍了自己的经验。他认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选题既要“顶天”“立地”,摆脱传统的思维模式,又要把握大势、顺应趋势,做到问题导向,选取具有创新性及社会意义的主题,以期解决现实问题。高德胜教授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分享了自己十余年“艰辛曲折”的国社科项目申报、研究之路,以此激励我校青年教师要端正思想,百折不挠,发扬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久久为功,方能成事。

徐冬先在总结发言中对高德胜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高德胜教授在百忙之中指导科研工作,对于全体师生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希望广大师生能提高认识,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践新要求,要把科研工作与校院发展、自身成长紧密联系起来,找准定位、凝练方向,用心撰写申报材料,争取在国家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上有新突破。

高德胜教授来校期间,还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拟申报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青年骨干教师进行了交流座谈。与会教师畅所欲言,从项目选题、内容框架、写作方式等方面向高德胜教授介绍了各自的项目,并提出了在撰写申报书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从评审人的角度出发,高德胜教授结合自己的经历,逐一对申请书进行精细点评和精准指导,并在申报书题目、研究内容章节和创新点提炼等细节上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

座谈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海亮希望与会老师能虚心听取专家意见建议,大胆尝试,持续努力,积极撰写好申请书,不断打磨丰满申报材料,力争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再创佳绩,为建强建优省重点马院做出更大的贡献。

此次专题讲座及交流座谈会的举办,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对教师科研工作和个人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突破科研瓶颈、化解痛点难点提供了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通过聆听学术报告和一对一交流,学院师生深受启发,备受鼓舞,了解了学科前沿,开拓了学术视野,大大提高了申报国社科项目的积极性。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责任编辑 李韦函)

上一条:我校开展“大仪平台共享设备--场发射扫描电镜”培训 下一条:人文学院举办“当代作家写作与地域文化”高端论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