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下午,学校邀请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李广平教授作了题为《聚焦内涵发展--师范专业认证新要求下的自评报告撰写》的专题培训。副校长隋晓冰出席会议并讲话。师范类专业所在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专业负责人及专业教师代表,教务处、发展规划与高教研究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参加了培训会。会议由教务处处长马华泉主持。
培训中,李广平教授详细解读了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两个体系,即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并从规范化、制度化的角度探讨了两个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同时,逐一阐释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
他认为,“学生中心”理念要以师范生为中心配置教育资源,组织课程和实施教学,强调要以师范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任务,学校要依据师范生毕业要求的达成来设计、实施、开展工作,专业不仅要在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而且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都要面向学生的成长、成才。“产出导向”理念要求人才培养对接社会需求,并且各个环节都要有明晰的目标与标准,做到一环扣一环、环环有遵循。“持续改进”理念是对人才培养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与评价,不但要对“产出导向”各个环节、标准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还要有制度保障将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用于改进,从而形成了质量保障体系的闭环,促进了专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了专业质量文化建设水平。
李广平教授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师范类专业认证“主线”和“底线”的逻辑关系。同时,他详尽说明了专业自评报告各部分的结构和撰写自评报告的基本方式,并与专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针对共性问题进行了指导,对个性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修改意见。
隋晓冰作了总结讲话。她首先感谢李广平教授在建校75周年之际,助力我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她希望师范类专业的领导和教师们认真学习和体会,深刻理解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内涵,进一步厘清本专业的定位,充分发挥和挖掘自身优势,深化专业内涵建设,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利用足够的师资队伍和完备的支持条件保证各类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同时通过完善的内外部质量保障机制保证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升,最终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学生发展。
会后,与会教师纷纷表示,这场关于师范类专业认证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的指导,使大家受益匪浅、充满干劲,在接下来的认证工作中,一定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奋斗不止、精进不怠,为我校师范类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贡献力量。
(教务处供稿) (责任编辑 高佳)
上一条:我校圆满完成2022年西医类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理论考核考点工作 下一条:外国语学院教师喜获2022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复赛一等奖
【关闭】